精益生產反思:正確解讀豐田的語言
日期:2019-10-31 / 人氣: / 來源:m.litavip.com / 熱門標簽: 精益生產培訓 精益生產 精益生產咨詢
歡迎您訪問博革咨詢官網!博革咨詢是中國首家整合精益生產/六西格瑪/流程再造的咨詢公司,專注于提供 精益生產、6S現場管理、TPM設備管理、精益工廠布局、專業(yè)目視化、精益供應鏈、精益研發(fā)、六西格瑪管理等綜合性問題解決方案并負責落地實施。
全國咨詢熱線:021-62373515、157-2153-3189
我們承諾:見效快、易復制,目標必對賭!
豐田的成功神秘,世界各地赴日朝圣者無數。但是無論如何研習、模仿,不要說超越豐田,成功者都是少數。豐田的成功為什么難以復制?它的持續(xù)的競爭優(yōu)勢真正的源泉在哪?答案是組織語言。
組織語言是一種隱形、持續(xù)的競爭力
我們回到一個基本的問題上,即企業(yè)憑什么可以存在。企業(yè)的存在是靠幫助消費者解決問題。消費者就像一個問題機,不斷地向市場拋出各種棘手的問題。哪一家公司能夠更好的識別問題,并提供解決方案,為消費者創(chuàng)造價值,哪家公司就能在競爭中取勝。比如佳能就是基于光學領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,形成在數碼相關產品市場的競爭力。
那么,我們就必須問,企業(yè)解決問題的能力源于什么?沒錯,是語言。語言可以定格一個人的思維和心理。我們感受、認識、理解世界,是通過語言為事物分類并做出標記,相當于給事物“起名”,事物有了“名字”之后,我們就不再直面事物,而是通過“名”來感受和思考,即通過語言、詞語來感受和思考。
所以,不同的語言,會賦予我們不同的感受、理解、思考問題的方式。而且能將這些感知、理解和思考問題的方式制度化,成為可以學習、可以傳承的知識。員工,只要進入這種語言體系,就會自然的將相應的感受、理解和思考問題的方式,內化為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。所以,語言可以提供一種可傳承的競爭力。
同時,語言是具有一種排他性的,就像一堵墻,使用了另一種語言,就很難在進入另一種語言,就很難理解另一種語言體系中發(fā)生的事情。而且,語言還有一種私人性,就是也許雙方使用的詞語是一樣的,但是其含義是不同的。這就決定了使用不同的語言的人,有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方式。
拿豐田來說,豐田有一個“人財”的概念,說的是人的智慧就是財富。這個詞外人很難理解,甚至認為是錯別字。赴豐田參觀學習的人,看到這個概念,總是要問一問怎么回事。次數都多了,豐田有時就刻意的寫成“人才”,因為在他們看來,解釋是一種浪費。那么,當外人看到“人才”的時候,誰會真正的理解它。
所以,語言是一種競爭力,而且是一種隱形的、持續(xù)的競爭力。戰(zhàn)略大師邁克爾·波特有一句話,體現了語言對競爭力塑造的作用。他說:“占主導地位的經濟將偏愛那些歡迎不同文化、吸納多樣化思想以圖創(chuàng)新的國家。不同技術和創(chuàng)新領域的融合,學術、創(chuàng)新、藝術和前沿思想的繁榮將大大推動它的發(fā)展。這些概念都是美國的長處和我們競爭優(yōu)勢。而且這些概念都為美國所獨有。”這就是說,美國的競爭力,是從其獨特的概念(語言)開始的。而果國內企業(yè)們推進的精益生產,同樣應該如此。
作者:博革咨詢